2008年1月2日

假如我是希拉里



摘自2008年1月1日明報


希拉里, 她是一個不夠坦率, 充滿機心的人,很聰明及經驗老到,
又是是一位要求高、很難服侍的老闆,
引用羅斯福夫人的真言: 從政的女人「要有一塊犀牛般的皮」.
強調自己身經百戰, 遍體鱗傷,
但傷痕是我們的一部分, 提醒我們的過去.
時刻都確保那塊犀牛皮仍然透氣.

不少人批評希拉里既沒有幽默感、又沒有心肝、甚至沒有靈魂.
儘管希拉里十分高調, 但朋友都指出,
她其實是很隱密的人. 她的大學同窗彼德拉費薩說:
「希拉里自知很易受傷, 所以只好把自己變得刀槍不入.」
這跟希拉里自幼接受的教育有關, 父母自幼便培養她獨立.
4歲的希拉里被鄰居欺負後向母親哭訴, 母親卻只叫她還擊.
希拉里在自傳中說:「母親事後告訴我, 她一直躲在窗簾後,
看著我如何挺起胸膛走到對面街. 我數分鐘後便帶著勝利回家.」

中學及大學時代的希拉里人緣雖甚佳, 卻很少親密朋友.
一封大學時代寫給中學朋友的信可透露她的個性.
她在信中表示, 寧可「關心別人及世界大事」,
也不想面對自我「晦澀的真相」.
1960年代美國青年都深受左派思潮影響, 希拉里雖然亦一樣,
但從未像其他同學一樣變得反建制.
當同學都在討論政治時, 希拉里卻認為, 要改變社會,
單靠示威沒有用, 而是要進入權力核心.
對此,希拉里說: 「我想這是因為我明白歷史發展,
本身便是互相遷就的過程.」
希拉里要加入建制, 那就意味她要成為公眾人物.

州長辦公室的同僚都覺得, 跟樂觀親切的克林頓相反,
希拉里是個冷冰冰的現實主義者. 摩爾說: 「她傾向看到人家的黑暗面.」
小石城的衛理會牧師馬修斯自阿肯色州州長府至白宮,
一直是克林頓夫婦的牧師, 曾見過希拉里不少脆弱時刻.
當克林頓向希拉里承認性醜聞時, 馬修斯亦在場,
他憶述克林頓跪在希拉里面前, 大受打擊的希拉里只輕聲地對他說:
「我真不知該怎麼辦。」
馬修斯認為希拉里給人冷冰冰的感覺是經歷使然:
「這恍如煉鋼的過程. 我不認為她想要冷酷無情,
『小心翼翼』是較為妥貼的形容.」

希拉里也流露過「人性一面」.
她情同姊妹的貝萊爾(Diane Blair)2000年逝世,
希拉里在葬禮上致悼辭. 為紀念亡友,
她特別戴上亡友身前喜歡佩戴的圓形大眼鏡,
憶述兩人相處的點滴. 她提到貝萊爾常給她寫字條鼓勵,
其中一張是這樣寫的:「當你有煩惱時,想想白雪公主吧﹗
她要跟七個男人共處一室﹗」
來賓聽到都哈哈大笑, 希拉里則一直微笑著.
她又訴說貝萊爾怎樣在萬聖節晚會上扮尼克遜,
兩人又怎樣使用韓國製的特彈網球打球.
雖然希拉里沒有流淚, 但顯然極力強忍淚水,
她把臉部肌肉拉得緊緊的,
彷彿只要稍微鬆弛一下, 情緒便會崩潰.
輪到克林頓致辭, 他一點也不吝嗇眼淚, 將喪禮的哀慟之情帶到頂峰.
希拉里則繼續冷靜地坐著.
(完)




她的人生經歷我是明白的.
假如我是希拉里, 我可能都會跟隨著她的路程而行,
但加點我自己的個性下去,我會否依然本著強硬的態度做人?
我寧願做人做得舒服些, 享受著人生,不會潻痛苦給自己,
多點趣味,這就是我的人生, My life, My style.

沒有留言:

舊誌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