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

小說 (續完)

他想毀掉記憶, 毀掉世界; 想從作一個恐怖份子開始起.他知道Blog的可怕, 他知道人的可怕; 他要焚書坑儒, 把全世界的Blog毀滅, 為所有人從網路上解決苦惱的過去. ....(完) 可惜不了, 不了.
石威

小說 (續1)

在他中三那年, 目擊過一埸在天安門的民主運動, 便想從理科層面去拯救. 不過人類的記憶很容易受時間的沖刷. 還好的是雖不能拯救國家, 但"拯救"的心還在. 卒之完成具在挑戰的科門讀了八年; 成了兒科醫生.

安明從功課考試上堂走堂論文實習醫院護理等等一概面面俱佳.更往美國進修兩年, 以至他廿九之齡可當過私家執業醫生.廿九至三十四歲, 是黃金年, 他卻剛剛開始.

三十四歲他厭倦了, 厭倦了帶小朋友的家長, 厭倦了沒家教的小朋友, 厭倦了世界, 厭倦了入世了.他開始想他的出世; 他的根本的出世---出開世界. ...(續1)

我說

這樣的寫很困難從吸收到腦部, 再運用淺白的文字, 還要修飾句字, 每段句子不願重覆, 更什的是這一句是上一段下兩段的詮釋引伸論証啟發. 總言是交錯橫飛. 我自信我有辯駁的思考, 更有承認錯誤的能力. 我赤裸地表露了我病態的一面. 我只想, 未想的好好地思考, 在思考的好好地記著, 在記著的好好地實踐, 在實踐的好好地提點我.

尼采說過: 只要有一張紙和可以寫字的東西, 我就會徹底改變這個世界.

我說: 只要每人有一個兩邊的腦袋, 就會徹底改變這個世界.

小說

文安明, 三十四歲, 是一位醫生. 他的名字簡單, 平常. 在他手抱未滿月時, 為他改名字的長輩, 已想他安定地長大, 明達地活下.

他出生時父親28歲, 母親25歲. 父母是典型的中國夫妻, 而他們的相識經過, 是年輕時在工廠打工認識的. 縱使偶有爭執, 亦互相扶持. 他爸爸有著中國男子的美德. 儘使沒有受過良好教育, 中學未能畢業便要工作, 但他是勤奮的, 而且會盡力會保護他認為值得的. 因此, 在安明出生時, 家境雖不十分豐裕, 但媽媽可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而爸爸亦努力工作, 成為初階主管.

文安明在中產家庭的成長下, 樂然地完成父母的要求, 大學畢業.當然安明在年少時也是反叛的, 亦對迷濛的前路感到不安, 不過聰敏的他, 有著一班摯友, 亦存有對學科的興趣. ..(續)

舊誌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