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

永存和睦























永和號
張繼聰

作曲:張繼聰
填詞:小克
編曲:林健華、Goro Wong/張繼聰
監製:林健華

臘肉與蝦米舺板揮手 醬醋麵豉發愁
豆豉醃好了這艘方舟
船上鹹甜辣酸澀苦心傷透

半斤消逝時光 感情二両 可會有糴購
百載商號歷史 終會有盡頭(眼眶濕透)
臨下水一剎 瓶內燒酒衝開缺口

船開走(難廝守) 乘風走(罐頭抖開衣縷)
籠中相思雀率領風雨合奏(紅綠豆解開悲咒)
年老艦長看透 陶缸中似錦的星宿
回望這生的奮鬥

月亮痛哭了吊燈不懂 (生粉跌墜)
要照亮蛋裡紅(浪花淹過蛛網)
道別這街角雜貨相擁
含淚遙望岸邊老街坊相送(鹹魚與陳皮梅菜黃糖)

半斤消逝時光 感情二両 可會有糴購
百載商號歷史 終會有盡頭(眼眶濕透)
臨下水一剎 瓶內燒酒衝開缺口

船開走(難廝守) 乘風走(罐頭抖開衣縷)
籠中相思雀率領風雨合奏(紅綠豆解開悲咒)
年老艦長看透 陶缸中似錦的星宿
回望這生的奮鬥

繼續走(往前走)繼續走(菜脯心胸寬厚)
童叟不欺的忠信堅決獨守(黃白豆躍到船頭)
淘汰掉這惡臭 人間溫馨永生滯留
藏在暗黑的鐵銹 迎合那發展的節奏

要試聽亦可到以上網址
樂評︰
若果你還記得早幾個月前,曾聽閒過有一間老字號因政府市建關係,而結束在嘉咸街屹立八十年的雜貨店。請你不要蠻蠻然以為張夫跟章打著謝婦的懷舊喜帖牌,而是,張繼聰存在著對「永和號」的承諾與感情。承諾是,隨著一次訪問店主關伯所許的;感情是,這老店的歷史帶給他的感動。因此,這歌既是送贈,亦是送別。

歌曲一入耳,古箏大鼓大鑼便一步一步齊發,著實中國古典登場氣派風味,似幽怨婉雅地迎接一位到庭樓閣上來送風的人。及後曲風混和木結他、鋼琴、洋鼓等西式樂器,還有二胡與不知是楊琴柳琴還是鋼琴的混音樂,聯袂成一首「臨下水一剎」的「方舟」。

到副歌是張氏一貫的假音、用力的唱腔,我不敢說這樣是好是壞,只是每每聽他唱副歌,總是覺得他唱得很辛苦罷。而我敢說好好好、很好甚至極好的是,運用他溫柔爾雅、醇精厚致的感情唱「非副歌的部份」。很欣賞小克的洞察力,「半斤消逝時光,感情二両,可會有糴購」,你是要張繼聰淚灑錄音室嗎?所以我說「溫柔爾雅、醇精厚致」還包括他那把聲音,似隨著裊裊的水上河湮,飄至樓頂別著、別著「暗黑的鐵銹」,迎來「發展的節奏」。原來,餘音嬝嬝,就是這樣。

在詞方面,小克的洞察力是佈遍全首歌的。他不單只把雜貨舖裡的賣品放進裡,又把店舖的名字連結成一艘歷經年月、風吹血汗的遠航船。詞裡間并不刻意搧情要你掉眼淚,只如實描寫反映惜別的味道,但別送總是酸的,「百載商號歷史終會有盡頭,臨下水一剎,瓶內燒酒衝開缺口……」。而「籠中相思雀率領風雨合奏」的相思雀是真實的存在店門外,和關伯歷迎風雨,井不是因為要詩情而「老作」。最後,不想拆解這歌詞至無味可嚐——「淘汰掉這惡臭,人間溫馨永生滯留」。

希望店東關伯聽到這首歌後,縱使帶不走被接收去的招牌「永和」,然而,仍能帶著「永和號」隨身聽。


後記︰我真的不知道!開初只是覺得「永和號」幾好聽,詞亦幾有味道,想隨意寫寫。到完畢時計一計,原來我竟然為了「它」,苦心打了七百多字,把最討厭打字的我嚇了一大跳

舊誌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