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字與話

我常想一件事, 一段文字背後含有多少心計, 多少會受相信.
原來, 愈燎的文字, 愈急的筆風, 才是由心而出的.
不過, 執筆忘字, 詞不達意, 總是幼'亂'的心底話.
(記自從日本寄回的一封信.因是重謄一遍的.)

又三個月

我和你就像故事中的人物, 既是小王子, 既是要把情緒從文字徹底顏射?

如果梵高真的在世, 我又如何在他的年代過活?
那我有點後悔回來了.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可以操流利日語,
正在思考來年應選考那一科門攻讀;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媽媽會把我殺掉, 然後自殺;
或反轉過來我是行兇者;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經濟差得淪落街頭,
與福島先生成一對患難兄弟.

如果我活在梵高的世代, 我可能會是高更的好朋友,
會談風論雨, 教我明澄若水.
可惜我家沒有電腦, 也相就不到對方工作時間,
手機的記憶卡壞了儲存不到相片,
想發展自己有感覺的事情亦很難.
因此可能就如梵高一樣, 成就不了我和高更了.
那我有點後悔回來了.

起碼我會帶來一些"實質的"回來.
"實質的"文憑, "實質的"時間經驗.
那我亦會實質地認定自己是充實的回來.
別人也會認為我是充實地從日本回來.

我認為梵高是故事中的人物, 正如人們認為耶穌到世是故事一則一樣.
那就不再說故事了, 我的星球又不只有歐笆歐樹, 三座火山,
一隻羊和他那一朵重要的玫瑰花.
人們亦只對長篇又長篇, 續集又續集的有興趣罷,
用一些時間去記著美麗的字句也沒有.
只怪未如梵高般執畫筆.

舊誌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