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一件事, 一段文字背後含有多少心計, 多少會受相信.
原來, 愈燎的文字, 愈急的筆風, 才是由心而出的.
不過, 執筆忘字, 詞不達意, 總是幼'亂'的心底話.
(記自從日本寄回的一封信.因是重謄一遍的.)
2008年12月30日
又三個月
我和你就像故事中的人物, 既是小王子, 既是要把情緒從文字徹底顏射?
如果梵高真的在世, 我又如何在他的年代過活?
那我有點後悔回來了.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可以操流利日語,
正在思考來年應選考那一科門攻讀;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媽媽會把我殺掉, 然後自殺;
或反轉過來我是行兇者;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經濟差得淪落街頭,
與福島先生成一對患難兄弟.
如果我活在梵高的世代, 我可能會是高更的好朋友,
會談風論雨, 教我明澄若水.
可惜我家沒有電腦, 也相就不到對方工作時間,
手機的記憶卡壞了儲存不到相片,
想發展自己有感覺的事情亦很難.
因此可能就如梵高一樣, 成就不了我和高更了.
那我有點後悔回來了.
起碼我會帶來一些"實質的"回來.
"實質的"文憑, "實質的"時間經驗.
那我亦會實質地認定自己是充實的回來.
別人也會認為我是充實地從日本回來.
我認為梵高是故事中的人物, 正如人們認為耶穌到世是故事一則一樣.
那就不再說故事了, 我的星球又不只有歐笆歐樹, 三座火山,
一隻羊和他那一朵重要的玫瑰花.
人們亦只對長篇又長篇, 續集又續集的有興趣罷,
用一些時間去記著美麗的字句也沒有.
只怪未如梵高般執畫筆.
如果梵高真的在世, 我又如何在他的年代過活?
那我有點後悔回來了.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可以操流利日語,
正在思考來年應選考那一科門攻讀;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媽媽會把我殺掉, 然後自殺;
或反轉過來我是行兇者;
若果我還在在日本, 大概經濟差得淪落街頭,
與福島先生成一對患難兄弟.
如果我活在梵高的世代, 我可能會是高更的好朋友,
會談風論雨, 教我明澄若水.
可惜我家沒有電腦, 也相就不到對方工作時間,
手機的記憶卡壞了儲存不到相片,
想發展自己有感覺的事情亦很難.
因此可能就如梵高一樣, 成就不了我和高更了.
那我有點後悔回來了.
起碼我會帶來一些"實質的"回來.
"實質的"文憑, "實質的"時間經驗.
那我亦會實質地認定自己是充實的回來.
別人也會認為我是充實地從日本回來.
我認為梵高是故事中的人物, 正如人們認為耶穌到世是故事一則一樣.
那就不再說故事了, 我的星球又不只有歐笆歐樹, 三座火山,
一隻羊和他那一朵重要的玫瑰花.
人們亦只對長篇又長篇, 續集又續集的有興趣罷,
用一些時間去記著美麗的字句也沒有.
只怪未如梵高般執畫筆.
2008年9月9日
2008年8月29日
又一生記
假期已完了兩星期, 但一定要記.
比17歲浪蕩更深刻, 攜著 7000 yen 一起被流放5日;
我的同伴只有錢, 一生人只在此時覺得它最重要.
事件的開章不多著績, 只因與媽的溝通錯誤和試煉.
頭兩日, 花 2000 yen 在網吧渡過23:00-09:00,
日頭在IKEA休息吃百yen熱狗.
第三日, 經過湊町這個地方, 風涼宜人,
把午間的熱溫吹得一乾. 是晚間作息的良處.
在酒精底下, 攀談了一位流浪漢, 福島城.
一位五十多歲被裁的日本人, 有半年流浪資歷.
對著未明的少年的他初時當然附點攻擊和反擊性,
閒談後愕然的是我, 因是他太好了.
他教我早上流浪的好去處, 畢竟户外極炎熱.
他給我食物, 是大量的, 有夠兩日的份量, 而且每日供應.
他為我拾多一塊紙皮, 怕訓的地下木板太硬.
他與我分享著心事, 似是老朋友一樣, 溝通不必用敬語.
之後一日, 我在公園遇上一位年輕的女子網球員.
參加全日本網球選手賽, 我去了為她打氣.
她參加雙打, 在領先一盤下, 輸掉了.
賽後, 我覺得她單打更好, 發球強勁, 網前壓迫得宜.
問過究竟為何不參加單打, 原來是一段故事....
生於和歌山的她, 自少好愛運動, 尢其網球.
在升讀高中那年, 她毅然離家, 去日本網球手盛產之地,
福岡県. 在全県最好的網球高中就學.
高手林立的福岡県取得單打第八名, 并不足夠為她奪取全日本選拔權.
我有一點可惜, 全因她真可獨當一面.
她的名字是, 柳瀨洋子, 17歲.
遇上有趣的人, 能幹的人,
難怪我蠢蠢欲動, 又編織一個夢.
難怪我永世不忘, 又執筆要記下.
比17歲浪蕩更深刻, 攜著 7000 yen 一起被流放5日;
我的同伴只有錢, 一生人只在此時覺得它最重要.
事件的開章不多著績, 只因與媽的溝通錯誤和試煉.
頭兩日, 花 2000 yen 在網吧渡過23:00-09:00,
日頭在IKEA休息吃百yen熱狗.
第三日, 經過湊町這個地方, 風涼宜人,
把午間的熱溫吹得一乾. 是晚間作息的良處.
在酒精底下, 攀談了一位流浪漢, 福島城.
一位五十多歲被裁的日本人, 有半年流浪資歷.
對著未明的少年的他初時當然附點攻擊和反擊性,
閒談後愕然的是我, 因是他太好了.
他教我早上流浪的好去處, 畢竟户外極炎熱.
他給我食物, 是大量的, 有夠兩日的份量, 而且每日供應.
他為我拾多一塊紙皮, 怕訓的地下木板太硬.
他與我分享著心事, 似是老朋友一樣, 溝通不必用敬語.
之後一日, 我在公園遇上一位年輕的女子網球員.
參加全日本網球選手賽, 我去了為她打氣.
她參加雙打, 在領先一盤下, 輸掉了.
賽後, 我覺得她單打更好, 發球強勁, 網前壓迫得宜.
問過究竟為何不參加單打, 原來是一段故事....
生於和歌山的她, 自少好愛運動, 尢其網球.
在升讀高中那年, 她毅然離家, 去日本網球手盛產之地,
福岡県. 在全県最好的網球高中就學.
高手林立的福岡県取得單打第八名, 并不足夠為她奪取全日本選拔權.
我有一點可惜, 全因她真可獨當一面.
她的名字是, 柳瀨洋子, 17歲.
遇上有趣的人, 能幹的人,
難怪我蠢蠢欲動, 又編織一個夢.
難怪我永世不忘, 又執筆要記下.
2008年8月3日
2008年8月2日
2008年7月27日
2008年7月14日
2008年7月13日
2008年7月11日
2008年7月7日
同

或許還未是合適的時候.
可以說是香港的氣候是還未合適, 畢竟空氣污濁得連人的目光亦帶點異色.
但主要是, 還未合適的是我自己, 我不是真正透徹地了解他她們,
連他們的遊行入場券還沒有資格取呢.
不過我還愛他們. 縱使不需我愛.
在日本看到兩個電視縱藝節目, 有兩位嘉賓令我注目的,
不自覺地教我品味, 性格, 做人.
忘了他倆的名字, 不過我可以大概形容.
(1). 現為女性, 小時居住於品流複雜的歌舞廳附近,
在耳目渲染下, 仍在小學的便經常到那觀看色舞劇. 還愛上了.
14歲時學校旅行在旅舍內,
被數名同學戲弄, 與另一男同學困於棉被裡.
走不出去, 與另一男同學對望, 他吻了他,
開始發現原來他愛是男生.
19歲那年, 他變性, 喜愛演藝. 直至現在.
日本的電視台節目是以搞笑為主底下,
仍然演出, 不懼屈辱.
不說中間的辛酸委屈心理調整各樣那樣.
(2)現為男性, 化妝師, 演出嘉賓.
他愛女性裝扮, 是, 是女性, 只怪我還未接受他的造型是中性吧~
又或再怪我沒有相片來個十字架式公論, 又或者他不介意稱道.
只要遮掩他的面孔, 他是美艷的零波麗, 會說多話的王菲.
他的口味, 對不起, 是我那杯茶, 我愛美.
所以, 不需"直幕".
改自陳綺貞的"還是會寂寞"
"還是要直幕"歌詞:
作曲:陳綺貞
早已忘了承認的滋味是什麼
因為每分每秒被害怕佔據在心中
我的一舉一動牽扯到我生活的群眾
誰能告訴我跑出去的我會有多自由
也曾想過躲進異人溫暖的懷中
可是這麼一來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的驚恐擔心一直不斷提醒著我
沒有幕的我最怕人亂看
還是要直幕
我定要小心翼翼 不讓人看透我
帶著它勇敢的走下去 別勸我回心轉意
我不要人家看穿我 看著我隔著幕
真直哦
http://gary3928.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06.html
我信神, 我信祂的真理, 自由.
可惜我很善忘, 只記得後面那句. (約, 8章32節)
不再要恐懼基了
不相信 - 龍應台

文自龍應台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曾經相信過愛國,後來知道「國」的定義有問題,通常那諄諄善誘要你愛國的人所定的「國」,不一定可愛,不一定值得愛,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經相信過歷史,後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後朝人在寫,後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後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形移位,使真相永遠掩蓋,無法復原。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後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純樸的農民工人、深沉的知識份子、自信的政治領袖、替行道的王師,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蠻,而且野蠻和文明之間,竟然只極其細微、隨時可以被抹掉的一線之隔。
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後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一掌有權力,他或者變成當初自己誓死反對的「邪惡」,或者,他在現實的場域裡不堪一擊,一下就被弄權者拉下馬來,完全沒有機會去實現他的理想。理想主義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權力腐化;理想主義者要有能力,才能將理想轉化為實踐。可是理想主義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幾希。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譬如國也許不可愛,但是土地和人可以愛。譬如史也許不能信,但是對於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裡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爛的永恆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裡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裡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那麼,有沒有什麼,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的,現在卻信了呢?
有的,不過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談。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2008年7月6日
2008年7月5日
三個月
沒錯~這一封信應該昨天寫, 要記錄三個月前至到昨天的我.
..............................................................................................
在這三個月裡, 有很多小事要記低而沒有記低的.
在這三個月裡, 有很多小事要記低而沒有記低的.
是要提醒今天的我, 明天的我, 以後的我.
直至我不再依靠現在的我.
....................................................................
由三個月前五十音一概不曉的至可以與日本人日常會話,
中間所讀的經歷, 一點都不辛苦艱酸,
不是由於我很聰敏, 而是我很懶.
....................................................................
懶都有個譜的. 三個月前, 由家裡到學校的一分鐘時間,
懶都有個譜的. 三個月前, 由家裡到學校的一分鐘時間,
到現在踏十分鐘單車去車站坐二十五分鐘車程再踏五分鐘單車到學校,
可是我不會遲到.
雖然中間的時間, 金錢用多了, 麻煩增加,
不過人就是喜歡浪費精神時間金錢來添樂趣.
正如訓練自己穿衣配搭技巧的一樣.
沒錯, 就是樂趣.
..............................................................
溝通是很有樂趣的, 尤其用剛學會的日語與人交流.
可是談話的對象和內容會左右你的興趣,
不要期望教科書裡會有有趣的文句引起你的學習衝動,
遇到沒趣的, 我會懶惰. 什至不理會.
那你為什麼學日文? 因為我想與日本人溝通.
這是一個矛與盾的問題, 請快找個朦眼的審判女神過來!
....................................................................
卓韻芝, 她現在所寫的文章沒以前那樣精警獨到,
時不時看到標題便知道她那一段是要說什麼道理,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她在專欄裡教書,
填鴨地教.
詩意引導啟發, 那是從前的她.
(啊呀, 不對, 我請她應該不是批評她, 是應好好讚頌感謝她才對.)
不過現在她的性格, 為人, 取向, 仍然令人喜愛.
...............................................................................
在販賣她的私人日記裡, 2008-06-28,
"卓韻芝要離開商台了"寫道:
"我要離開商台了。離開一個我工作了15年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一陣子。試試看自己還能不能專心讀書,試著認識一兩位有趣的人,探一探還有甚麼好玩的事。商台就是我成長的地方,香港是我的家,婆婆不會隨我同行;出國,就是一鋪清袋——情感上、精神上和實際上清袋:P 現在的心理狀況,詳細可參閱本人著作《蘋果的中文是什麼?》。想省回書錢的,站在書店讀完書中第一篇文章《底線》即可。我說要讀書足足十年了,拿家中櫃底的海外進修資料看,是97年的版本;嘩十年了,本人對「出走香港」這題目,似乎超級癡情。現在發現之前去不成,也許因為我心裡太多「一定」,一定要讀間好學校,一定要高分,一定要很有成就,結果一定難於開始。"
..................................................................................
她的"一定"令她難於開始, 我從沒"一定"給自己.
"轉個心態,求其一點,慢慢來;行一步,或許自能見一步。"
轉個心態, 認真一點, 進取來; 踏多步, 或許發現更多步.
我從沒強迫過自己, 不會競爭, 不會想"一定要高分,一定要很有成就".
斷線風箏, 與世無爭.
所以我懶. 很有道理.
................................................................................
不過原來她和我一樣的, 一樣有想做的而未做的,
一樣選擇有感興趣的來學習的, 縱然可能學習過程一樣沒趣.
呀~那我是不是又要一樣像她一定要高分呢?
我仍是一樣舊時順其自然罷, 不過她為我打了一支強心針, 或偉哥,
叫我們揭竿起義.
.........................................................
是日金句: "離開啦! 我係唔會留你架." 林海峰
是日金句: "離開啦! 我係唔會留你架." 林海峰
自由真好.
2008年7月3日
2008年7月2日
2008年7月1日
2008年6月16日
献血
2008年6月11日
炸彈
起源於從報章閱到南韓CEO的支持率大幅下跌,
更引發大規模示威, 原因是反對輸入米國牛肉入口.
我十分詫異, 近期大美帝國沒什病痛,
南韓民眾憑藉什麼阻止健康的牛隻到訪?
像路經鄉民的我, 懶得查找便直接和同學問過究竟.
沒錯, 香港這個小都市, 只會依賴進口糧食,
不需要為農業生產值粗心,
作為一個國家, 顧慮就更多,
想到這裡, 香港有一個人自命政治家便覺得羞恥可笑,
是只懂耍三四流政治手段的狂想家吧了!
就是這個原因, 米國的牛肉入口,
會影響國內牛隻生產量, 減少相關行業的利潤生計,
改善不大的經濟更進一步削弱.
而CEO仍維持CEO本色, 總裁是唯我獨尊的,
繼續指導香港什麼是自由競爭法,
支持率跌至廿多巴仙仍置之不理.
值得一提的是, 南韓人很團結.
有投票給李明博的同學, 現在再次投選總統的話,
會投李明博嗎? 縱使沒舉出其他候選人,
已給予李先生不信任票, 原因是人民不喜歡他, 他就不喜歡他.
另外, 南韓并不是本國產牛的, 是從日本等地輸入幼牛飼養.
了結對李明博的好奇心, 蛇立即隨棍上,
了解一下他們另一位敵人, 金先生.
他對金先生的北朝鮮的觀感是:
"nuclear bomb"
若果他說"unclear bomb"我會覺得更精彩,
中國的角色呢?
"china is more intimate with North Korea than South?"
反問我, 思量一會, "あいだ", 中間的.
無疑北韓是中國盟友, 不過在國際上,
北韓是中國增添影響力的棋子,
渴望融合各方取得成果, 拾級步上國際舞台的台階.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南韓,
香港好像對她不大重視, 又了解不深,
至少我如此, 不多的渠道接觸認知, 不知其政治經濟生態,
只知三星LG幾便宜好用, 泡菜很好吃, 呀Rain對朦豬眼很可愛等等.
正學習階磚文的朋友, 很期待妳不只加深軟文化上的認識,
只為周邊亦好, 衝動點說句為世界貢獻亦好,
學有所成喇~
2008年5月28日
2008年5月18日
Jack Daniel’s Coca
昨晚吃完大碗烏冬後獨個兒去樂座的地下酒吧,
開初會選這間酒吧是被門口招牌所寫的價錢吸引.
沿著樓梯走下便開始聽到六七十年代的英倫老歌,
其中Beatles, Bee Gees一定走唔甩.
到底下有一張沙發, 右面便是一列居酒屋式吧枱,
地方很窄小, 大概可容納十三四人.
店東見我便打過招呼, 點了Jack Daniel’s Coca.
店東是廿來三十歲的一般年青日本人,
總之是型和會打扮, 親切健朗都能在他身上找到.
上次初到時有位西裝吳宇森與我把酒談天,
還問我電話號碼要我教他英語,
寫個他常到的酒吧地址給我.
交換電話過後當然沒有再聯絡.
今次店東介紹個澳洲客人,
我見我無聊他亦很苦悶獨個喝酒,
便走過他那邊談起上來.
他隔鄰的女人見我們談得興高采烈,
搭嗲式加入, 而我在此刻開了間分店,
英文有限公司與日文有限公司同時營運,
還充當翻譯員.
原本還想待久點, 銀彈不夠只好結帳回家,
走到0101便聽到アカシアオルケスタ的歌聲.
開初會選這間酒吧是被門口招牌所寫的價錢吸引.
沿著樓梯走下便開始聽到六七十年代的英倫老歌,
其中Beatles, Bee Gees一定走唔甩.
到底下有一張沙發, 右面便是一列居酒屋式吧枱,
地方很窄小, 大概可容納十三四人.
店東見我便打過招呼, 點了Jack Daniel’s Coca.
店東是廿來三十歲的一般年青日本人,
總之是型和會打扮, 親切健朗都能在他身上找到.
上次初到時有位西裝吳宇森與我把酒談天,
還問我電話號碼要我教他英語,
寫個他常到的酒吧地址給我.
交換電話過後當然沒有再聯絡.
今次店東介紹個澳洲客人,
我見我無聊他亦很苦悶獨個喝酒,
便走過他那邊談起上來.
他隔鄰的女人見我們談得興高采烈,
搭嗲式加入, 而我在此刻開了間分店,
英文有限公司與日文有限公司同時營運,
還充當翻譯員.
原本還想待久點, 銀彈不夠只好結帳回家,
走到0101便聽到アカシアオルケスタ的歌聲.
訂閱:
文章 (Atom)
我是
美紙
- 400 Blows
- a Good Idea is a Smile
- Broadway Circuit
- Daydream Nation
- Daydream Nation Blog
- Fa Fa World
- Forever Tarkovsky Club
- Good Wind Like Water
- Happy Tree Friend
- Hong Kong Observatory
- Learn Eng
- Lee Kit
- Maison Martin Margiela
- Moov
- My Little Airport
- Siu Hak Fans
- Wallpaper Magazine
- YT
- ZUNI
- 文學大操場
- 仙凡間的時空狹縫
- 逍遙廊
- 愛 生活
- 稿紙以外